管理文摘
解读德鲁克《卓有成效的管理者》(下)
第三部分
下面,我们接着介绍实现卓有成效的第二个方法:管理者应该如何用人之长、容人之短?
说到用人,管理者很容易陷入这样一个误区:就是对重要职位,必须找到一名各方面能力都非常突出、甚至堪称完美的人来担任。比如,很多管理类书上就说,一位高级管理者必须具有非凡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,必须拥有高超的人际沟通能力,他还必须擅长数学、具有艺术修养、富于创造力,等等。总之是文武全才、样样精通。问题是这样的人根本就是凤毛麟角,可遇而不可求。
如果实事求是,承认不可能找到这样方方面面都很优秀的超人,那么我们就只剩下两个选择:一是优点和缺点都同样突出的人,二是每个方面都平平常常、挑不出什么大毛病的人。
实际上,人的发展本来就是不平衡的,才能越高的人,缺点往往越多,如果只任用中规中矩、没有缺点的人,整个组织必然流于平庸。好的用人决策,在于找到那些在某方面才能突出的人,并充分发挥他的这项才能,而不是总盯着他的短处。换句话说,管理者在用人时,要多问“这个人能做什么”,而不是去问“这个人不能做什么”。管理者的任务不是去改变别人、克服别人的缺点,而是帮助每个人充分发挥个人所长、帮助他们取得个人成就。
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,不仅要发挥下属的长处,更要学会管理上司,发挥上司所长。上司也是人,也有缺点和优点,作为下属不要一味抱怨上司做得不够的地方,而要尽力协助上司发挥所长。因为你充分利用上司的长处,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工作,比如上司如果擅长沟通,就可以多拉着他去见你自己的重要客户。另外,上司如果能力不够,得不到升迁,作为下属也很难得到升迁,反过来,升迁得快的主管,他的下属也最容易成功。所以帮助上司就是帮助自己。
最后,管理者还应该充分了解自己,发挥自己所长。有的人一旦工作不顺利,就很容易抱怨老板,抱怨公司。他们的时间和才干,都在委屈与抱怨中浪费了。其实,即使存在种种限制,只要一个人真的想干事,他一定可以找出办法来发挥自己所长,做出业绩。其中最重要的,是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不擅长的事,而是顺应自己的天赋秉性,去做最让自己感兴趣、做起来最得心应手的事情。
以上就是实现卓有成效的第二个方法,用人所长。管理者应该找到那些在某方面才能突出的人,并充分发挥他的这项才能,帮助他取得成功,而不是总盯着他的短处。不仅要发挥下属的长处,还要学会管理上司,发挥上司所长;同时充分了解自己的天赋秉性,发挥自身所长。
第四部分
下面,我们接着介绍实现卓有成效的第三个方法:管理者应该如何做有效的决策?
我们通常以为,一个好的管理者必定是天天忙于做决策。是这样吗?其实不然。德鲁克说,有效的管理者并不做太多决策,他们只做少数重要的决策。而且对管理者来说,最费时的并不是决策本身,而是决策的推行。如果一项决策不能落地,那就不是真正的决策,而只是一项良好的意愿。如果一个管理者天天只忙于做决策,而没有去执行决策,那恰恰说明他是一个无效的人。
所以,要想成为一个有效的决策者,首先要问的就是:是不是真的需要一项决策?做决策就像是动一次外科手术,多少都有风险。外科医生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给病人开刀的,同样的道理,不到非做决策不可的时候,也不要轻易做决策。有些时候,保持现状才是一个最好的决策。
反过来说,一旦确有必要做决策,管理者就必须果断采取行动,做出正确的决策,切忌只做一半或者折中。这就像外科医生做切除扁桃体的手术一样,如果决定必须做,就要做得彻底,全部摘除,而不能做一半留一半。
除了上面说的慎重决策、果断行动,一个有效的决策者还必须对经常性事件确立原则性的解决方案。这是指对于重复发生的问题,管理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,不能满足于临时性的解决方案,而要从更高的层面去寻求解决,建立一套原则性的规章制度。比如,工厂输送蒸汽的管子接头经常坏掉,这时候管理者应该做的决策,不是让人定期更换接头,而是派人研究设备的温度和压力是否太高了,是否需要重新设计接头。
需要强调的是,除了这种显而易见的经常性事件,还有一些不太显著的经常性事件。比如公司并购,虽然对某家公司来说是偶然发生,但在业界是常态。又比如某个灾难事件,虽然是首次发生,但其实是后续一系列类似事件的开始。对于这类事件,管理者也必须着眼于更高层面,确立原则性的解决方案,这样才不会陷入天天做决策的状态。
除此之外,决策者还应该注意一点:决策时备选方案不能只有一个,而要在两个以上相互冲突的方案中进行判断。要是一眼就能看出一个方案好或者不好,那这就不叫决策。只有当每个方案各有优劣,需要通过深入研究才能做出判断时,才是有效的决策。实际上,有经验的管理者,如果看到所有人都对某个方案一致支持,反而不会马上采纳这个方案,而是会故意激发出反面意见,充分考虑正反两面的意见后再做决策。
以上就是实现卓有成效的第三个方法,有效决策。有效的管理者并不是天天忙于做决策,而只做少数重要的决策。决策时要行动果敢,切忌只做一半或者盲目折中。对经常性事件,而要确立原则性的解决方案。有效决策还需要在多个相互冲突的备选方案中做出判断,充分考虑反面意见。
总结:
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就给你讲到这儿,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为你分享的内容。
第一,实现卓有成效是每个管理者都面临的一项挑战。所谓卓有成效,就是要让工作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,强调贡献,不能流于表面的忙碌。但管理者身处组织之内,疲于应付日常事务,他们必须学习正确的方法,通过不断训练和实践,才有望做到卓有成效。
第二,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学会时间管理。首先要记录下你的时间安排,大刀阔斧地砍掉那些浪费时间、意义不大的活动,然后想方设法将碎片化时间集中起来,形成整块的工作时间,最后,遵循“要事优先”原则,一次只做一件事。
第三,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学会用人所长。管理者应该找到那些在某方面才能突出的人,并充分发挥他的这项才能,帮助他取得成功,而不是总盯着他的短处。不仅要发挥下属的长处,还要学会管理上司,发挥上司所长;同时充分了解自己的天赋秉性,发挥自身所长。
第四,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要学会有效决策。有效的管理者并不是天天忙于做决策,而只做少数重要的决策。决策时要行动果敢,切忌只做一半或者盲目折中。对经常性事件,要确立原则性的解决方案。有效决策还需要在多个相互冲突的备选方案中做出判断,充分考虑反面意见。
(张小龙摘自《得到》)